青岛西海岸新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结果-棋牌娱乐平台充钱的

收藏
青岛西海岸新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结果
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: 2024-09-10
字体大小:
全文下载

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相关招生政策及统一部署,2024年5月,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下发《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(青西新教体字〔2024〕211号),积极推动“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”落地落实,着力优化招生服务,提升软硬件保障水平,通过整合教育资源、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服务效率,实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报名、审核、录取、查询等“一网通办”,给家长提供快捷、高效、贴心的便民服务,圆满完成新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,切实提升群众对教育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一、总体情况

截至2024年9月1日,新区小学已录取27549人,初中录取19925人,所有新生的信息登记、录取、审核等流程,均通过招生平台实现网上办理,惠及新区近5万个家庭。

二、主要措施

(一)优化平台建设。新区优化招生政策,简化报名材料,重新梳理招生入学流程,对中小学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改造升级,统一规划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、流程和功能,为家长提供更直观便捷的报名程序,解决以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过程中家长现场集中排队、耗时过多、往返多次、证明材料繁杂、学校审核环节多,材料甄别难等痛点和难点问题,为新生家长提供更好的入学服务。

将报名入学平台接入“爱山东”政务服务平台,积极推进大数据对接工作,目前招生入学平台对接公安、自然资源、住建、人社、市场监管、民政等部门的户籍、居住证、不动产登记、网签购房合同、房屋租赁备案、社保缴纳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、企业工商登记、婚姻、出生医学证明等数据接口,实现“数据赋能”,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“一网通办”。

(二)设立工作专班,精准摸排需求。成立由局长任组长,分管局长、科部室负责人组成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专班,实行“重点片区包校”和“双周调度”。定制招生预报名系统,于2024年1月9日-12日提前组织家长开展新生预报名工作,详细调研学生的居住情况、计划就读学校、学位类型等信息,通过分析新生分布情况,为学位保障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持,便于热点校提前制定招生解决措施。

(三)优化招生政策,放宽入学条件。将新生分为5个学位类型,实行分批次招生,将第一阶段招生时间提前到5月16日,报名信息采集时间延长至13天,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长缩短至半年。外地户籍租房学生报名时设置2个志愿学校,合理引导家长根据家庭实际,为孩子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学校报名,分散入学压力。

(四)简化入学流程,做好指导服务。将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对接各部门大数据,实施“一网通办”,家长通过手机下载安装“爱山东app”,完成账号注册和实名认证,报名时只需录入孩子身份证号码,平台自动调用填写儿童户籍、监护人房产、社保等数据,快速完成整个报名过程,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报名体验。学校审核时,可直接通过大数据和平台校验工具核实报名信息的真实性,整个过程无需家长提供相应纸质材料证明,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,降低学校审核难度,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招生过程的“零证明”“零跑腿”。主动公开学校校长及招生负责人的手机号码,快速响应招生问题。通过政务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招生政策,及时解答家长疑问,做好报名指导服务工作。

(五)加快学校建设,扩大学位供给。2024年,加快建成并在秋季启用新区二实小凤凰山路校区、新区二实小西校区、辛安小学台头校区3所新建校,新增学位5130个。3所新建校分别纳入新区二实小教育集团和辛安小学教育集团,提前成立筹建专班,保障新校高位起步、高质量发展。按期完成衡山路小学、辛安小学、兰亭小学等3个校内改扩建项目,新增学位1755个,保障周边居民子女的学位需求。在此基础上,热点学校深度挖潜,香江路一小、齐鲁第一实验小学、下庄小学、隐珠小学、易通路小学、新区六中、文汇中学、开发区四中、实验初中、辛安中学、育英中学等学校通过改造功能室、合班等方式增加学位,努力满足新生就近入学需求。

二、下步工作打算

新区将巩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“一网通办”成果,不断深化数据赋能,优化招生平台建设,进一步提高“教育入学一件事”的便民化服务水平,提升新区居民子女报名入学的便利度、满意度、获得感。

一是完善“一网通办”平台。继续优化和提升招生平台的功能,优化界面设计、简化操作流程、增强大数据接口稳定性和易用性,进一步减轻家长负担,确保新生报名更加便捷、高效。根据省厅要求,推进招生平台与中小学学籍平台的数据共享,完善新生建籍数据,实现招生数据的高效利用。

二是关注特殊群体需求。深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,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,共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、留守儿童、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入学保障。

三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,深入推进东中西区域教育提升发展战略、集团化办学、新校高位发展和强镇筑基工作,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分布和共享,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,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。


附件加载中...
回到
顶部
网站地图